670
Lan Ying ( 1585 - 1664 )
Closed Auctions
ink on paper hand scroll Date 1634
款識:元四大家,咸宗董巨,唯梅道人,筆墨恣情於墨,半點一痕,俱帶法律,潤澤深厚。三百年後觀之,猶以未枯縱筆圓勁隨意鉤答居皴調理,不失古人之奧,而復自成門廳,後師者文衡山,得之四五。余研仲圭恐為當局,是卷竣正之敶,汝為許耳幾分也。甲戌蒲月抄。西湖外史藍瑛。
鈐印:「藍瑛之印田叔」、「無煙亭」、「藍瑛之印」、「田叔父」
宋犖題後跋:舊觀田叔工力所到,臨倣歷代名作,皆可盡古人能事,一時海內艶稱之獨,未能自化一田叔耳,晚年乃蓋踈放絕似仲圭復似啟南,蓋石田亦四十後始恣行麤老之筆分量所至,不可強也。今觀此卷,淋漓蒼茫,丘巒變置,隨手而成。老境手裁具眼自當珍賞,亦不可尚較研摹博人幾分許可也。商丘宋犖觀並題。鈐印:「甲戌宋犖」、「字余白牧仲」、「龢松菴」
沈宗敬題後跋:梅花道人純用渾筆,石田石門獨能師之,余見田叔平時作畫未免側皴露鋒,此卷學仲圭竟無故步,可見熟及生巧,正不易量也。華亭沈宗敬觀並識。鈐印:「沈宗敬書畫印」、「雙杏草堂主人」、「小沈」
朱載震題後跋:田叔畫本流傳,海內甚多,其作意規橅古人到遊好處法,法神會老少。辛未冬十月,余再遇章門南屏先生坐我桐巗山房,出示此卷,縱橫踈老,佈景幽深,全師仲圭家法,以筆底行雲胄臆良苦,所極而秀潤之氣,尤能脫畫自己畦遙豈無踐踈跡求生活老當為田叔筆第一得意之筆,宜保愛之。潛江朱載震識。鈐印:「潛江朱載震印」、「東浦翰墨」、「龢嶽堂」
蔡方炳題後跋:此卷乃藍田叔畫中神品,中丞宋公以遺詹先生者也,先生風流名將,當作多櫜鍵周旋之暇,公輙與先生論詩,由是先生詩學日進,今贈此卷殆賢人君子與山川共臭味遺意耶,抑畫中有詩俾從高山流水間悟得風人微旨耶,知者當別有領會,不僅作田叔墨寶觀。平江潛壽老人蔡方炳跋。鈐印:「蔡方炳」、「印夫」
陳儀題後跋:余舊客都門,每見田叔畫類皆秋山楓樹,一時賞鑒家皆欲得片紙為珍,雖出筆古秀得元人意,未免設色過艷,及掩筆墨,生趣深為惜之。今丁丑來江右,都督詹公出所藏田叔畫見示,怪其舊習銘華,一切洗盡,而氣韻生動,爽目快心,真得梅花頭陀衣缽者,詹公異於諸賞鑒之所好,而得藏此卷,吾固知法眼之有在也。上湖草衣陳儀識。鈐印:「陳儀之印」、「上湖」、「□此」
張慶麟題後跋:再生道人張慶麟藏畫。鈐印:「琴書知己」
張慶麟又題:此卷乃田叔生平得意之作,不 絕似仲圭,瓊似啟南,並有問仝筆法在內,明眼人自能見之,然深知筆墨者,莫察其妙也。壬子嘉平月,結鶴舫弟購於京師。師竹齋主人绂卿張慶麟識。鈐印:「張慶麟印」
張慶麟再題:田叔出筆古秀,深得元人之妙,海內好古者爭寳之,東評尤其珍重,片紙可易千金。此卷淋漓蒼茫,氣韻生動,展玩之下,爽目快心,脫去舊習,洗盡艷華,絕妙神品,非平常之田叔可比也,不知何緣得此艱有之寶,不勝幸喜之至矣。癸丑寅月。紱卿展卷又題。鈐印:「紱卿」
王震題後跋:禿筆乾皴最上乘,山林疏密石鬅鬙。仲圭墨妙留香火,蜨叟蘧蘧續五鐙。蜨叟妙績云開浙派之最獨在卷,幡然面目,一樹一石蓋深於梅道人遺榘也,故詩及之。丙寅秋仲,白龍山人題。鈐印:「白龍山人」、「王震大利」、「一亭」
長尾甲題盒:丙寅菊華月,雨山長尾甲觀並識。鈐印:「甲」、「子生」
鑒藏印:「古郡西河張氏紱卿收藏書畫印(2次)」、「師竹齋主人收藏書畫印(2次)」
出版:1.《歷代名畫大觀·題跋書法 (上冊)》[M]. 上海書店出版社,1997年,P204-207
2.《南畫大成》卷15(珂羅版),興文社,1935年,P22-25
3.《南畫大成》廣陵書社,2004年。
4.《宋元明清書畫家年表》P222,郭味蕖。
5.《蝸廬寶笈——中國歷代書畫3》(蝸廬美術館)。
著錄:陳野編《江南·繪影·畫理》[M]. 2019年,P12
展覽:《中國書畫秀作展》大阪蝸廬美術館(令和4年6月)
說明:雙盒。
此藍瑛仿吳鎮山水畫卷,卷後題跋、鈐印累累。其中囊有宋犖、沈宗敬、朱載震、蔡方炳、陳儀、張慶麟、王一亭等,皆一時俊傑文士。時間跨度則從明末清初到晚清民國,可謂遞藏有序。鑒藏印「古郡西河張氏紱卿收藏書畫印」、「師竹齋主人收藏書畫印」等,據跋文可知為張慶麟收藏印。
宋犖(1634-1713)字牧仲,號漫堂、西陂、綿津山人,晚號西陂老人、西陂放鴨翁。清代詩人、畫家。康熙年間以父蔭入仕,官江蘇巡撫,後累升至吏部尚書,加太子少師。為官以清節著名於時,被康熙帝譽為「清廉為天下巡撫第一」。其篤學博聞,能詩文,工書畫,精鑒賞,尤以詩享盛譽於清初文壇,一時文士多與之交遊。「後雪苑六子」之一,並與朱彝尊、施閏章等人同稱「康熙年間十大才子」。
宋犖跋言中,盛贊藍瑛的仿古之作「絕似仲圭,復似啓南」,即是稱藍瑛的畫作得吳鎮、沈周之妙意。而後又言「此卷淋灕蒼莽,丘巒燮置,隨手而成,老境豐裁具眼,自當珍賞」則是感嘆此山水手卷之淋灕,佳境自成,可珍賞也。
鈐印「龢松庵」白文印,可參考1999年中國嘉德秋拍「天祿琳琅藏宋版《後村居士集》卷第四十三、四十四」,首頁鈐有相同藏書印。此書為宋氏父子遞藏,後收入《天祿琳琅》,「筠」為宋犖子宋筠。
沈宗敬(1669-1735)清江蘇華亭人,字南季,一字恪庭,號獅峰,又號臥虛山人。沈荃子。康熙二十七年進士,官太僕寺卿,提督四譯館。精音律,善鼓琴。畫傳家學,山水師倪瓚、黃公望,小景小幅尤佳。聖祖南巡時,曾獻畫並進《琴辨》、《畫品》二說,受到贊賞。賜題「清風蘭雪」額。
沈宗敬的跋言中,其言吳鎮的用筆多以「渾筆」,而沈週一脈得其意。而藍瑛作畫有時未免「側皴露鋒」,此卷則沒有此弊,蓋熟極生巧也。據沈宗敬的題跋,可知畫史上對藍瑛的評價漸有微詞。究其緣由,亦是清初以「文人畫」為宗,而藍瑛被冠以「浙派殿軍」後,文人偏見使然。
朱載震(1642-1707),清潛江人,字悔人。康熙十九年(1680)拔貢,國子監正黃旗教習,康熙四十一年(1701)知石泉縣,康熙四十六年(1707)署牧瀘州卒。有循聲(指為官有循良之聲)。著有《東浦詩抄》、《京華集》、《章江集》等。據朱載震題跋,可知辛未年(1691,康熙三十年)冬十月,「章門南屏先生」出示此卷,畫中縱橫踈老,佈景幽深,全師仲圭家法。又贊言此卷為藍瑛生平第一得意之草。
蔡方炳(1626-1709)字九霞,號息關,別號息關學者,江蘇崑山人。明末山西巡撫蔡懋德之子。明季諸生。康熙十八年(1679)舉博學鴻儒,以病辭。韜晦窮居,嘗繪著書圖一幅,名流題詠殆遍。
據蔡方炳跋言可知,此卷為宋犖贈予「詹先生」,並言此卷畫中有詩,高山流水間,得山川之感悟,又奉為藍瑛畫中神品。結合上下言「章門南屏先生」、「詹先生」,而「章門」為贛州別稱。故可推知「南屏先生」為康熙時期的江西巡撫詹南屏。宋犖亦曾任職江西巡撫,三十一年六月,其由江西巡撫調任江蘇巡撫。
筆者考顧廷龍主編《續修四庫全書·子部·藝術類》,其中陶梁撰《紅豆樹館書畫記》卷二有載,「前明畫家有二,陳儀其一,字象之,華亭人,……其一,字羽伯,常熟人,縣誌稱其通篆隸,能鑒古器物,盧鎮《琴川志》「尚湖」舊稱「上湖」,在縣西南,……」。而此卷中,陳儀款識「上湖草衣陳儀識」,據姓氏、地理等,可知此陳儀即陳羽伯。據陳儀題跋,可知丁醜年(1697,康熙三十六年),其至江西,得以見到詹南屏所藏的此藍瑛手卷,鉛華洗盡,氣韻生動,爽目快心,真得「梅花頭陀」衣鉢。而其中,陳儀所言賞鑒家以藍瑛片紙為珍,只是未免「設色過艷,反掩筆墨生趣」,其深為惜之。則可知藍瑛被強行歸入「浙派」後,即使作品再精彩,也有文人微詞。
張慶麟,字紱卿,號「師竹齋」,民國藏家,1909年在上海靜安寺愚園同鄭孝胥、陸廉夫、長尾甲、王一亭等發起「中國金石書畫第一次賽會」。據張慶麟題跋可知,此藍瑛手卷為壬子年(1912)嘉平月(農歷十二月)由「鶴舫」購於北京。筆者考《清末畫苑紀事補白》,「中國金石書畫第一次賽會」在上海「愚園」展出,其發起人,亦有趙鶴舫。考晚清民國時期,北京琉璃廠「延古齋」老闆,為趙鶴舫,專事古玩書畫生意,與名流如袁克文、盧芹齋等人往來甚多。故此卷當先為趙鶴舫購得,後轉由張慶麟收藏。張慶麟數次跋言中,盛贊此卷有吳鎮、沈周之風,同時亦有關仝的筆法在內,謂之絕妙神品。卷末為王一亭題跋,言及「浙派」藍瑛深得吳鎮之法,一枝一石皆可謂留續吳鎮畫脈。王一亭以「浙派」稱之,亦可見藍瑛的「浙派」身份,已然因「地域為別」而根深蒂固。
藍瑛的畫作遺世鮮少,通過為數不多的館藏作品,如北京故宮博物院藏《藍瑛仿王蒙山水圖軸》亦或上海博物館藏《藍瑛仿黃公望山水》、山西博物館藏《藍瑛仿宋元山水圖》等,既有宋元筆墨,也有鮮明個人繪畫語言,此皆可見藍瑛「不以純粹臨摹為能事,又獨出機杼,革舊出新」的藝術面目。此次,上氏拍賣《藍瑛仿吳鎮山水手卷》,亦可證藍瑛以古人為師,又熔鑄古今,且與「浙派」的審美旨趣完全不同。畫中飽有嫻熟的繪畫技法,平淡和潤的墨色,蒼勁的筆力以及淡泊清謐的空間感所營造的世外意境等,可稱「文人畫」佳作。
是作,水墨設色,尺幅甚大,平遠式構圖,重山疊翠,可分前、中、後三景,整幅橫向延伸,其巍峨壯觀,有咫尺千里之勢。前景處,湖面寬闊,以留白,刻畫江水、江畔之平緩如鏡,江鳥依依,點綴其間。遠山處則施以濃淡筆墨,寓之煙霧渺渺,遠岫雲移,山澗處茅屋掩於林中,草木華滋,元氣淋灕,山石點染則頗似沈周的技法,筆致靈動跳宕。局部構圖,亦可獨立成篇,有倪瓚「一河兩岸三段式」的觀感,唯是其江畔有一漁翁臨水捕魚,增添了些許煙火氣。中景處,群山連綿,古木喬松勁拔蔥郁,多作「V」字形的姿態向上生長。溪瀑潺潺而下,似如響泉,山勢不以危峭取勝,而擇蒼潤俊逸為先,其石苔點點,或重或淺,房屋水榭等也多處描繪,此與傳統的「文人畫」刻意營造脫俗,而不寫或少作生活場景,並不相同。江畔處搖曳的棹船,則有「孤舟小,去無涯,哪個汀洲下是家」的詩意。
偶有山石,峰頂處稜角輪廓略峭立,而山路轉角處的用筆轉折亦偏硬朗,然古氣盎然,筆益精良。類此特點,則可見藍瑛並不單純拘泥於古,而是融諸家所長,兼取南北宗的筆墨特點,隱約顯露著其開宗立派的藝術野心與大膽嘗試。後景處,構圖與前景大體相類。而以垂釣者、泛舟者點綴畫面,分廣得宜,既有漁歌唱晚,雲雨相和的悠然自得,同時文人「隱逸」的心跡亦得以表明。詩雲「搖赬尾,噞紅腮,不羨嚴陵坐釣台」,古往今來,多少文人雅士痴於泉石作伴,獨釣雲山謐水,以求心塵知滌蕩。另繪有曲長木橋,貼岩臥江,則是「出世」與「入世」的連接點,居於此間勝景,夜半潮聲起,棹月樂平生。卷中,藍瑛作長跋,開篇點明「元四大家咸宗董、巨,唯楳(梅)道人筆墨,恣情於墨半、點一痕,俱帶法律,潤澤深厚」可見其對於「元四家」的筆墨極是熟稔,也可知其繪畫的取法脈絡以及「師古」的繪畫思想。其中「董、巨」為董源、巨然,「梅道人」即吳鎮。
藍瑛又言「三百年後觀之,猶似未枯,縱筆圓勁,隨意鈎答,其皴調理不失古人之奧,而復自成門戶。後師者文衡山得之四五,余研仲圭恐為當局,是卷竣正之敶,汝為許可幾分也」則是藍瑛對於吳鎮的繪畫特點體會深刻。而「余研仲圭恐為當局」看似謙詞,實則藍瑛對此卷「得古人之奧」,頗為自得。「仲圭」即吳鎮。「文衡山」為文徵明。
此外,筆者私以為,跋言中應作「是卷竣正之敶,汝為許可幾分也」斷句,而非「是卷竣正之,敶汝為許可幾分也」。考《康熙字典》,「敶」古同「陳」或「陣」,釋義「列」。《廣韻》中則其義同「塵」。未見有姓氏的註解。因此,藍瑛之意,當指其師法吳鎮,恐為當局者所迷,此卷作為其矯正所展示的「拙作」,「汝為」認為如何?
款識「甲戌蒲月杪,西湖外史藍瑛」,鈐印「藍瑛之印」、「田叔」。可知此卷作於崇禎七年(1634)農歷五月末。「杪」者,末尾也。結合手卷所作時間,以及藍瑛的生平、活動區域等,尤其是其大多數活動於杭州、嘉興、紹興等地。故上款人「汝為」的活動區域,有理由推斷應亦是這一帶的文人或官員。
筆者考清中期文人沈維鐈所作《重建冷仙亭碑記》,其中有載「亭之創在崇禎八年,秀邑侯傅公諱汝為,來蒞茲土,疊夢仙人投刺,遂捐鶴俸,購屠侍御
廢園,作亭以祀之」。其中「冷仙亭」即位於嘉興市區秀州路。「屠侍御」應是「明末五子」之一的屠隆,書畫造詣精湛。崇禎八年(1635),傅汝為購置屠隆舊宅建造亭苑,可見其對書畫的喜愛。「秀邑」即「秀水縣」,在明清時期縣域範圍與今嘉興市秀洲區相當。而藍瑛即長期在嘉興遊歷。由此,當可推知上款人「汝為」即傅汝為。字於宣,號澹思居,湖廣江陵人。崇禎七年甲戌(1634)進士。授秀水令。至十年去任。而藍瑛作此大幅手卷的緣由,則是這一年,文人傅汝為正巧考中進士,又出任「秀水縣」縣令。其為慶賀傅汝為高中,且出任地方父母官所作。
藍瑛的繪畫面貌與「浙派」迥異,其在畫壇的影響深遠,所創的「武林派」,亦獨具一格。直接繼承衣鉢的有藍氏嫡傳弟子,如劉度、王奐等各有成就;其嫡系子孫如藍孟、藍深、藍濤等,亦是畫壇重要畫家。而余者如陳洪綬、禹之鼎以及金陵八家等,早年也出自藍瑛門下,自然也都受他的影響頗深。筆者嘗想,如果藍瑛是「吳縣人」,而非「錢塘人」,那麼在吳中文人的歌詠溢美之言里,他的畫壇地位無疑將直線上升。因此,對「浙派」的片面看法以及極度推崇「吳門」的兩個極端文化現象,除了「審美風尚」在權貴話語權的轉變中重新構建外,古人的「地域黑」與「圈子文化」,也是為人所忽視的重要原因。
簡而言之,藍瑛只是輸在「地域黑」,「圈里圈外」有別而已。
此外,是卷裝裱雅致,並有題簽、木盒。另附有長尾甲信札,亦言及此藍瑛手卷。(文 同古堂)
作者介紹:藍瑛,字田叔,號蝶叟、石頭陀、西湖外民、西湖外史、東郭老農等。錢塘人。明末清初中國畫家。
①畫:29.6×580.4cm ②跋:29.6×235.5cm ①約15.5平尺 ②約6.3平尺
2022/08/02
Member Sign In